close

不少趨勢學家都聲明
在未來所需要的人才,是專業人才而不再是通才
聽得這樣高論時,我還所學不專,猛烈點頭稱是
經過將近四年的會計"專業"訓練洗禮
回想起那時的記憶,我卻疑惑了

疑惑的主因,會計學開宗明義告訴我們
會計,是企業的語言
會計人員將公司的交易轉換為會計分錄,予以記錄
讓使用者不需要親身目睹或經歷交易的發生過程
只須觀看分錄便可知曉一二
到此,真覺會計有如神功
只消拿個帳本,發生的交易便歷歷在目了

但,疑惑便是從此而生
沒學過財金領域的知識
在不理解有價證券的交易的情況下,如何能將金融商品的交易分錄化?
不曾碰過管理領域的概念或理論
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就只是數字,我們只在乎其正確性與否
僅僅商學院就已經如此,又何況隔行如隔山?

當然在生也有涯,學也無涯的情況下
並非人人是專職的學習者,自然無以樣樣精通
但因此而不對相關連的部分進行初步的認識與了解
明白自己所學對其他人而言的重要性為何
懂得其他領域的限制在何處
那麼,這樣的專業可說是殘破不全的

現在精細分工已是各種組織裡的常態
在分工越精細的情況下,最常出現的現象是
各單位都不甚清楚其他單位的職責與扮演的角色
不必要的延宕、爭端與誤會有時於焉產生

自己在系上便對此有很深的感觸
會計系的總是不屑財經系胡亂設計金融商品,儘管自己根本不明就裡
而對於企管系的虛空大論更是嗤之以鼻,但卻不想自己總是見樹不見林
因此系上的課程會如此會計"專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卻因此讓學生失去學習全面專業的機會
因此,進入職場後,幾乎等同重新學習
如此一來,又何必花漫漫四年苦蹲在大學殿堂裡呢?

專業的形容,我想
沒人比孔老夫子說的還要好的了
子曰:"君子不器。"
區區四字便道出真意
更甚者,這是千百年前便吐出的智慧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ysh319 的頭像
    tysh319

    藏。抒。格

    tysh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