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遙遠的某一天
孟子來到了齊國,晉見當時國君--齊宣王
孟子對齊宣王說:
「有人說,我的力氣能夠舉起3000斤的東西,卻拿不動一根羽毛
我的眼睛能夠看清楚鳥羽末端新長出的絨毛,卻看不到一大車木柴。
大王相信嗎?」
「不相信。」齊宣王說。
孟子說:「拿不動羽毛,是因為完全沒有用力;
看不到一大車木柴,是因為閉上眼睛不去看。
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去做。」
「不去做和不能做有什麼區別呢?」齊宣王問。
孟子回答:「抱起泰山,去跳躍北海,那是不能做
坡上遇到老人走路不便,不願折枝給他當拄杖,那就是不去做。」
以宏觀的角度切入
真會不自覺慨歎
許多人知道只要一個舉動便能改變未來的路程
但最後的結果仍是原地打轉
正是"不願"這股力量將"可能"給熄滅
回顧歷史,觀照現今
可發現,其實沒太多事是屬於"不能"的範疇
又臭又長的泛黃紙軸所記錄的豐功偉業
不都是"不能"完成的任務,卻在他人堅毅不拔之下完成的?
沒有人註定要名垂青史
當下的他們,只是想解決自己心中最深沉的疑惑
"為什麼不能這麼做? Why not?"
夢想,不是用來否定自己、阻擋自己向前的玩意
願景,自然也不是自己嚇自己的一場噩夢
知道自己是誰,清楚自己能夠做些什麼
夢想與願景便不會離現實太遙遠
而挑戰與改變就不會再是"不能做"
改變自己、改變周遭的朋友、改變全世界
只在自己的意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