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期下來的大量缺席
終於讓老師們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即將進入大學最後階段的我們
多數人對未來仍舊朦朧
但也未見有多少徬徨的心靈尋求實質的協助

於是,黃老師決定將大夥重整
重新開啟"外點機制"
訊息一發出
同學私聊著老師教學的缺點是導致缺席的主因
這是個不負責任的說法
甚至可說是推卸責任的行為
因為學習的權利與責任並不在教者身上,而是學生

當嘴巴說出的一字一句矛頭指向教者時
等同於將自己所有未盡到的責任轉嫁給對方
會這樣做,沒別的理由
因為沒罪惡感,學習無效率也因而獲得良心上的解釋
也不必為這嚴重學習問題動腦筋

我不否認授業者必須承擔教育責任
然唯有學習發生時,教育才算是實現
因此要負最大責任的,其實仍舊是接收訊息者--學生
試想一位老師教學認真,敬業樂群
但台下的學生各個哈欠連連,興趣缺缺
我們能說這位老師教得不好嗎?

有著博士頭銜不代表在教育上一定有聲有色
"博士"這像身分僅是一份在某領域奮鬥過的"證明"
而非有著理所當然之技能(如:教書)的"保證"
"CEO"也只傳達出苦幹實幹的豐厚經驗與獨到見解的"證明

而非一定能讓公司穩賺不賠或久立不墜的"保證"

回顧一下過去,便不難發現
頂著光環學者地位躍升為教育部長後
卻只落得被四方各界批評、針砭的眾矢之的
魅力萬丈的空降CEO準備為萎靡的企業重振旗鼓
但最後秀給殷殷企盼轉機的投資人的
卻是一個落寞的鞠躬,與公司宣布破產的消息

有著怎樣的身分,並非就與外界所認定的看法畫上等號
通常,會產生這種情形很大的原因是,沒人深入了解其運作方式
因此大眾理所當然認為
學者就一定有辦法搞好教育
知名CEO就應該能救起一家快掛的公司
教授理應為學生的學習負責
會計系出身的就是只會記帳

教書、經營公司是技能,非天生能力
既然是技能,便必須不斷精進、改善
絕非有人天生就是教書或治理公司的料
所以人生才值得去努力
因為永遠有改進的空間存在
每個小小的進步,都是一項金錢、身分地位無以衡量的成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ysh319 的頭像
    tysh319

    藏。抒。格

    tysh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